日前,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出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明確規定了要"著力打造以市場為導向的多元投資制度平臺,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礦產勘查開發。"通過蛛網博弈推演平臺,我們認為,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為民資敞開大門是改革深化的表現,或是石化行業打破壟斷改革的開始。
一、石化改革風聲漸起
日前,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出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要求力爭用8~10年時間,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區,建立重要礦產資源儲備體系。并在文件中明確規定了要"著力打造以市場為導向的多元投資制度平臺,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礦產勘查開發",這意味著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為民營資本敞開大門。
從國土部近期的一系列動作來看,石化油氣行業對民資開放的步伐正在加快。早在5月底,中石油與國內社保基金理事會、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和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等簽署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項目投資人合作框架協議,開創了全民資本投資于大型央企國家重點項目的新模式,也標志著石油石化領域的輸送環節對國有資本開放的開始。同為國有資本得以進入石化行業,至少是在壁壘森嚴的壟斷之墻開鑿了一個小口,民營資本的進入值得期待。
此前,國土資源部已表示將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查開采,依法保護民間資本的合法權益,并鼓勵國有石油企業與民間資本合作。民間資本投資主體無相應勘查資質的,可以與符合資質條件的實體以合資、合作等形式獲得非常規油氣資源的探礦權。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投資主體依法開展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查開發,而非常規油氣資源項目包括頁巖氣、煤層氣、油砂和頁巖油等。
二、石化改革等待破局
事實上,市場對民資進入壟斷行業改革的期望值較高,金改、鐵路和電力板塊概念已經被游資輪番炒作。此番國土部鼓勵民資進入探礦和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無疑也將激發市場預期。我們認為石化行業的反壟斷改革時機正在成熟,民資有望進入海內外常規和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及原油進口等多層環節,其想象空間較大。
當前階段,民資被允許進入的環節主要集中于非常規油氣資源,這是因為國內常規的油氣資源已基本被中石油和中石化所壟斷,民資進入難度較大。而非常規油氣資源如頁巖氣、煤層氣等多為新興技術工藝,行業壟斷尚不明顯民資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我們認為,隨著非常規油氣資源比重的上升,未來常規油氣資源也有望逐漸向民資開放,從輸送到勘探開發等等。
相對于目前國內高度壟斷的行業現狀,一旦石化改革得以破局,則市場的想象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有消息稱中央正在醞釀適度開放原油進口限制,允許民營企業參與非國營貿易原油進口配額的申請和分配,加上勘探和開發權的開放。我們預測,未來或有更多民資進入境內外的油氣勘探和原油進口領域,民資進入推動的投資增大也將帶動相關設備需求的增加。一方面,油氣定價體制更趨市場化,原油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種將應運而生;另一方面,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國內資本或將出海到境外勘探開發油氣資源并帶動進出口金融業務的發展。而海外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進口的增長也將擴大國內油氣資源的供給,促進國內油氣市場供求關系的改善。當然隨著對外投資的增長,政治經濟乃至**方面的機遇和風險將日益凸顯,也將推動相關行業的發展。
綜合來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為民資敞開大門或是石化行業打破壟斷改革的開始。根據行為分析,隨著我國深海技術能力不斷成熟和三沙市設立,深海開采資源勢必得到加速發展,看好海工裝備存在的市場機會。